推荐保险

热门文章
月排行
周排行
日排行

全部文章保险新闻

临近30岁,要么生产,要么冻卵?

早在2015年,41岁的徐静蕾已告知公众:“我已在两年前(2013年)冻卵”,并毫不吝啬地赞美,冻卵是“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


就在前几天,武汉晚报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炸雷!未婚女性可以在武汉冻卵》:


一颗石引千层浪,有人叫好有人愁。


文章发布没多久,湖北卫健委就赶紧出来辟谣了:


紧接着,文章被删,讨论却不曾停止。



作为有知识有能力的单身女性,我们想要个孩子真的很难。


我国卫生部规定:单身女性不能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相关手术。有些医院允许单身女性冷冻卵子,但在使用冷冻卵子时必须提供三证(身份证、结婚照、准生证)。


那我就想问了:


我想要个孩子,但是不想跟男人结婚,不可以吗?


我自己的卵子还不能用了吗?


没有结婚证,准生证、户口都办不下来,除非认罚巨额社会抚养费。


的确,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


但是,这是大多数人选择的主流生活。


作为非主流的未婚“妈妈”,没有选择的权利吗?


女人不是男人的生育机器和移动子宫,


我们背负着责任,但也有情感。


在一项中国日报发起的调查“单身女性是否有权通过人工辅助生殖方式?”



只有0.6%的网友选择了“否”。


可见,女性独立意识已经在年轻一辈中觉醒。


但是,小伞君想说的是,“能不能选择”和“要不要选择”不是一回事。


先摆上自己的观点:


“能选择,但最好不要选择。


能否选择,是一种权利,取决于政策是否赋予你这种权利。


要不要选择,是一种观点,取决于屏幕前的你。


撇开不可控的国家政策,


接下来,小伞君想谈谈自己的观点——最好不要选择冻卵。




一、冻卵的风险,你了解吗?


冻卵最大的风险在于,若干年以后才发现“后悔药”无效,到时追悔莫及。


这个风险来源于哪里呢?


首先,冻卵只是人工辅助生殖的一种手段,它本身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多年后,当你想要孩子时,利用之前冷冻的卵子,成功地生下孩子。


这就像读书一样,在不同阶段要接受升学考试,考试通过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直到毕业。


失败就留级,重头再来。


冻卵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进入幼儿园,基本属于0门槛(如果没有政策限制)。


但是呢,后面还有小学(卵子解冻)、初中(卵子受精)、高中(培养囊胚)、大学(PGS筛查)、研究生(活产)……


每一次升学,都有可能失败:


1、幼儿园:取出卵子并冷冻


你会被打促排卵针,然后定期进行超声监控。当70%~80%左右的卵泡适宜受精时,就可取卵,进行冷冻。


换言之,冷冻卵子仅占取出卵子的70%~80%左右。


2、小学:卵子解冻


多年后,你要把卵子解冻,这时会面临着无法复苏的问题。即便现在已采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复苏率大大提高,但仍不可做到100%复苏。


(玻璃化冷冻法可以使细胞瞬间玻璃化,在无冰晶形成下保存,以减少细胞内结冰造成的伤害)


一般从20几岁的健康女性身上取出的卵子,在美国比较好的医院,复苏率可高于95%。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子质量降低。


30多岁的女性冻卵,复苏率就明显没有年轻女性那么高了。


因而,小学毕业考(卵子解冻)也拦住了一些人。


3、初中:卵子受精


一个胚胎,需要卵子和精子相结合。


在美国,好的医院,受精成功率也只有80%~85%左右,不好的诊所,不言而喻。


这又挡住了不少的人。


4、高中:培养囊胚


受精成功后,需要在胚胎实验室培养5~7天形成囊胚。


这次,只有大概30%~50%左右的受精卵可以被成功培养。


此时,复读的人不在少数。


5、大学:PGS筛查


PGS(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是指胚胎植入着床前,对早期胚胎进行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检测。


如果PGS不通过,生下畸形儿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以下是不同年段的女性PGS通过率:


如图所示,捐卵人年龄越大,PGS通过率越低。


对此,一名美国医生是这么说的:


“做囊胚还不算太难,真正难的是通过PGS啊,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一次取卵能做出1个PGS正常的囊胚,那就算运气很好了!”


6、研究生:活产


经历以上种种,最后一次考试如果没有通过,之前努力全都白费。


要知道,在美国,活产大概是60%~70%——这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了。


就连“冻卵倡导者”徐静蕾也曾在采访中坦言:冻卵后成功生下健康孩子的概率仅为15%~20%。


看完了以上种种,你还有信心成功毕业吗?


你还对冻卵这么有信心吗?




二、冻卵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你清楚吗?


谈完个人风险,小伞君想聊聊单身女性“冻卵”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从生物学方面来说,25岁左右是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


这时子宫颈管弹性好,易扩张,子宫肌肉收缩力量足,容易平安分娩。


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说,当代女性对自我追求提升了,读书时间越来越长,且对自由民主的生活抱有强烈的期待。


因此,多数女性最理想最适合的生育年龄是25~30岁。


一旦跨入35岁,就已经列入高龄产妇的范畴,受孕几率减少,流产率增加。


冷冻卵子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大量的高龄产妇,另一方面延长了生育期限。


据统计,北上广深等城市初次生育的女性中,高龄产妇(35岁以上)的比例已高达10%


对社会发展来说,这极大地影响到了下一代的身体素质。


另一方面,延迟生育期限还会减少出生人口数量,使人口新老交替失调,加快社会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到2015年,我国老龄人口达到4.37亿的巅峰值,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1%,约为少年人口的2倍。


以上种种,皆说明单身女性冻卵带来各类社会问题。


下面,再说说伦理方面所引发的“海啸”。


首先如果单亲家庭合法化,大量单亲家庭的存在,是否会瓦解现有的婚姻制度?


此外,对于缺失父爱的子女成长教育,谁又能弥补呢?


其次,随着年龄增大,有些人就不想自己受苦,同时希望胎儿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如此,代孕应运而生。


“紫薇”林心如就打算先冻卵,再用国外的代母帮生小孩,保证宝宝的质量。


可代孕的黑色产业链,受害者不计其数,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甚至被拍成了纪录片。


最后,冷冻卵子的使用以及医疗机构的保管等环节可能引发卵子非法交易等问题。


毕竟,冻卵的人看似多,但是使用冻卵的人不算多。


据西班牙的一项调查研究,2007年至2015年间一共有1468名女性去冻卵,只有137人(9.33%)使用自己的冻卵。


而买卖卵子所得到的巨额利益,也让逐利的人蒙蔽了心智:


高额的利益驱使,不完善的卵子保管体制……


细思极恐,不寒而栗。




三、“最好不要冻卵”——这句话是说给普通健康的大多数人。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以为小伞君的观点是“不要冻卵”。


对于大多数健康的小仙女们,小伞君觉得,要在不同的年纪,做当下合适的事,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对于以下有以下三种情况的小仙女们,小伞君以为,该冻还得冻。


1、卵巢早衰,卵巢破坏;


2、因肿瘤将要进行全身较大剂量化疗;


3、年龄小于35岁,但因各种考虑35岁以后才会生育的女性。


总而言之,最好不要冻,要冻趁年轻;老了也没事,牢记要多冻。(即使老了想冻也没事,记得要多冻几个以免失败)


最后的最后,小伞君想对屏幕前你的说:


“无论未来如何,当下顺应自己的内心吧。


不想冻卵,就努力开拓社交圈,周末别宅在家了,


收起倒刺,温暖地迎接每一个试图打开你心扉的骑士,即便他不是梦中的王子;


想冻卵,大陆不给冻,可以想办法出去冻。目前美国、日本、香港等都是可以进行冻卵的。


加油,做最美好的自己。


图片和文章取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雨伞

不知道哪款产品选?

专属顾问为您定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