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告知释义
检查 释义
实验室检查

医学上主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气分析,血电解质(钾,钠,氯,钙等),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甲状腺功能,血糖等。

物理检查

物理检查是以感官观察,触摸,度量,物理学诊断仪器等物理手段,进行体检的方法。如:身高,体重,体温,心肺听诊,测血压,五官,视力等,以及心电图,脑电图等。物理检查异常不含矫正视力正常的屈光不正,或超重未达体格指数32的情况。

影像检查

包括X线,CT,磁共振,超声,核医学五项检查。医学影像科(包括放射科,介入放射科,CT科,磁共振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这些科室的检查都属于医学影像检查的范畴。

病理检查

用以检查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中的病理改变的病理形态学方法,包括活体组织检查(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钳取,切除或穿刺吸取等方法从患者身体的病变部位取出小块组织或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病理切片)和脱落细胞学检查。

癌前病变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继续发展下去具有癌变可能的某些病变,例如:黏膜白斑,交界痣,食管贲门粘膜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溃疡,瘘管,窦道,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慢性宫颈糜烂,隐睾症、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等。

2级或以上高血压

指无基础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60mmHg,和/或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00mmHg。

冠心病

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时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改变等。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心肌病

心肌病是指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病因不明的原发性或特发性心肌病,也称心肌病。另一类为病因明确的或与全身疾病有关的继发性或特异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药源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急性感染性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非充血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克山病,其他原因包括结缔组织病、神经肌肉疾病、结节病或原发性心肌疾病。

心梗

心肌梗死/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严重心律失常

包含:1.存在基础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尤其伴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心肌缺血者;2.无器质性心脏病但可能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或预后不良的心律失常。如:QT延长综合征,频发室早,心室自主节律,房颤,房扑,室颤,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三分支)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心功能不全二级(含)以上 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使心脏前向性排血减少,造成血液淤滞在体循环或肺循环产生的症状。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乏力,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乏力,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脑血管病 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其共同特点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的残废或死亡。
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其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其二: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慢性肾病

诊断为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等,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或反复,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发生肾功能不全,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

肾功能不全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后群,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可分为四期:肾功能储备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

肝炎病毒携带者

体内带有肝炎病原,但无临床症状的人。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指血液检测单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长期正常。

重度脂肪肝

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检查方法主要为B超检查和CT检查。

肝功能衰竭

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竭。一般分为暴发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两种。 暴发性肝衰竭有以下表现: ①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②黄疸。③出血。可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呕血,便血,衄血等。④脑水肿,肺水肿。⑤腹水。 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静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克罗恩病

又称克隆病,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结节病

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多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眼,皮肤等器官,结节病可以累及一个脏器,也可以同时侵犯多个脏器。

间质性肺病

是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群,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病程早期以肺泡壁的炎症为主,在中期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在晚期为肺泡壁纤维化。如下疾病均属于间质性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家族性肺纤维化,胶原血管性疾病伴肺间质纤维化,石棉沉着病,肺结节病,过敏性肺炎和铍肺等。

慢性阻塞性肺病

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肺活量测量是COAD的“黄金诊断标准”,支气管扩张后FEV1减少(低于预计的80%);FEV1/FVC比率降低(低于70%);不可逆性或不完全可逆的气道阻塞。

先天性疾病

各类先天因素(包括怀孕期间的环境因素,母体因素,家庭遗传等)导致一出生就有的疾病。

遗传性疾病

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法定传染病(含甲类和乙类)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共2种;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共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严重烧伤

包括:1.重度烧伤:总面积在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小儿总面积在16%~25%或Ⅲ度烧伤在6%~10%);Ⅱ度,Ⅲ度烧伤面积虽达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严重呼吸道烧伤或合并其他严重创伤或化学中毒者。2.特重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小儿总面积25%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者。

瘫痪

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的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包括:截瘫,偏瘫,肢体瘫痪,脊髓损伤,进行性肌无力或肌萎缩。可逆的暂时性,局部运动功能的减低不在此项询问范围。

严重视力障碍

包括:1.因各种原因导致完全的,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含双眼或单眼);2.最佳矫正视力在0.3以下,或伴视野缩小;3.由于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视觉障碍或者进行性性视力下降

严重听力障碍

包括:1.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不可逆但无进展,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2.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不可逆,听力损失超过60dBHL,达到明显听力障碍水平;3.各种原因导致听力呈进展性下降

中重度残疾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等级划分标准:中度残疾人包括: 1.视力残疾中的一级低视力,二级低视力; 2.听力残疾中的二,三级; 3.言语残疾中的二,三级; 4.肢体残疾中的二级; 5.智力残疾中的三,四级。重度残疾人包括: 1. 视力残疾中的一级盲,二级盲; 2. 听力残疾中的一级; 3. 言语残疾中的一级; 4. 肢体残疾中的一级; 5.智力残疾中的一,二级。残疾类别,等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认定为准。

抽搐

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惊厥,强直性痉挛,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痉挛,肌束颤动,习惯性抽搐。

血尿

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讯号。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尿。

蛋白尿

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尿蛋白定量50mg/dl及以上,或150mg/24h及以上;尿蛋白定性(+)及以上。

不明性质的包块,肿块,结节,占位,息肉,囊肿,赘生物

身体不明原因出现不消退的肿块,硬结,结节,包块等,伴或不伴有其他异常症状,被建议进一步明确性质或3-6个月内随诊复查。

葡萄胎

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高度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亦称水泡状胎块。有完全性和部分性之分。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由一组与妊娠相互关联的疾病组成,包括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及绒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主要继发于葡萄胎妊娠,少数也可继发于其它任何类型的妊娠。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阴道异常出血

是指除正常的月经出血外,所表现为的经量过多,经期过长,周期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阵发性阴道血水,停经后不规则出血等现象。

早产

是指在满28孕周至37孕周之间(196~258天)的分娩。

窒息

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发育迟缓

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包含:1.体格发育落后;2.运动发育落后;3.语言发育落后;4.智力发育落后;5.心理发展落后等。

脑瘫

称大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按运动障碍性质分类,脑性瘫痪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混合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