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金经理“千亿顶流”张坤后援团的成立,到 90后在基金社区相亲……基金层层出圈,成了炙手可热的全民话题。
在b站,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动辄破百万,在小红书,那些爱种草的仙女们也开始抄作业买起了基金,新基民一拥而上,一时间,仿佛有个财富密码不小心被公诸于世。
有一位豆瓣儿在基金小组的分享贴火了,她的妈妈在2006年11月买入8.5万元银华富裕主题混合基金份额,一直持有至今年春节前,发现总资产已经高达139万元,持仓收益率超过15倍!
爆料豆瓣儿截图
很多人是因为看到身边不少人赚到了钱,觉得自己要赶紧跟上,别掉队。
其实背后的真相是为了让疫情后时代的经济快速复苏,全球央行都在积极印钱,2020年12月20日,仅中国央行单日放水就达到了9600亿元。
全球货币大放水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要来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人要吃亏!
举个简单粗暴的栗子,假设这1万亿流入消费市场,物价疯涨,包子从5块涨到10块,你手里的50块钱以前可以买10个包子,现在就只能买5个包子了。你的钱就贬值了,那吃亏的是谁?是手里现金多的那些人。
相比富豪大佬们,普通人的资产里,现金的比例更高,一旦现金贬值,普通人的财富就会缩水得更严重。也就是说,通胀稀释的是以现金形式存在的财富。
富豪大佬的资产结构:现金+股票+信托+债券+房产+负债……
普通人的资产结构:现金+余额宝+银行存款
2008年《海峡导报》
为了尽力不让自己手上的钱贬值,把这些钱放在哪里好呢?老理财方式一直就这几种:存银行、买房、炒股、买基金。
但是银行利息低、股市风险大,买房又遇上政策缩紧。
就拿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来说,实行指导价之后去银行申请住房贷款就只能参考指导价来,这无形当中会增加首付。
比如南山某个小区的指导价是9万块钱,80平米的房子总共是720万,贷款7成总共是504万。但在双方交易的过程当中,实际成交价有可能是12万块钱,相当于房子的总价是960万,这意味着首付无形当中要多出240万,实际的首付是456万,这个首付要比指导价出台之前多出168万。
买房门槛增高,自然又劝退了许多人,于是基金成了很多人的最佳理财选项。
这种全民买基的行情让我想到了17、18年那会儿,看到很多做理财的推广起了虚拟币。如果一个事儿大家都觉得能赚钱,小编劝你千万冷静下来,管住手,守好钱袋子。
凭运气赚的钱,一旦遇到大幅震荡行情,终究会凭实力亏回去。
截至3月1日,节后2000多只基金跌超10%,超500只基金同期净值跌幅超15%,有的跌幅甚至超过20%。
2021年开年流行色非“基金绿”莫属!
集美们,今天你绿了吗?总结经验教训,很多基金新手容易走进两个经典误区↓↓↓
买基金,包你赚钱?
很多萌新一开始以为基金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后来才发现自己买了个寂寞。基金投资的是股票、债券等,自然也会受市场行情影响,市场整体下跌时,基金也难“独善其身”。
除此之外,牛市也是萌新们亏钱的主要原因之一,道理也很简单,很多萌新都是后知后觉,行情大涨以后才开始进场,而且前面尝到甜头以后,胆子越来越大,仓位越来越重,导致高位被套,下跌以后割肉止损。
为什么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还是赔了?
俗话说的好,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很多人都有分散投资的意识,然而打开账户一看,确实有很多款基金,但都是股票型基金。
你的投资是否起到了分散作用、能在多大程度上分散风险,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各资产间的相关性。相关性越低,分散风险的效果越好。
想起一个段子:
“自从跟网贷大佬们学会了分散投资,鸡蛋不要装在一个篮子里,聪明的我把资金分散放到了下列平台:投融家、钱妈妈、银票网、善林金融、唐小僧、联璧......结果现在所有维权群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你品,你细品。
理财最忌讳跟风,特别是在行情好的时候,更应该保持冷静和克制。一定要自己慢慢花时间去了解才能让理财更有方向感。
巴菲特曾经说过,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如今,许多人在理财过程中存在“随大流”的心理,有的甚至毫无安全和防范意识,对各种投资信息不加分析,偏听偏信,盲目从众。这里分享一段很提神的话: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靠着运气;但是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着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而造成的。
除此之外,理财之前最好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合理预期。
张一鸣曾经说过抵抗通货膨胀的办法之一是像傻瓜一样的长期持有,眼前的涨跌都是对耐心的考验。
但很多人在进行长期投资的过程中,因为亏损超出预期,心里承受不住亏损的额度和时间,容易抛出立马止损,从而失去了收益的机会。
又或者有一些人秉着赚大钱的思想,把自己大部分钱财都投入进去,等到哪天急需用钱时,不得已卖掉基金,这也是很容易亏损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理财我们慢慢来。
毋庸置疑的是,在通货膨胀的浪潮下,打造家庭基本盘势在必行,不然你的财富就会被稀释。
如何科学打造家庭基本盘?可以采用1个法则+4个账户的配置。
根据“黑天鹅之父”塔勒布的杠铃法则,把90%的钱放在极低风险或者零风险的地方,用10%放在高风险高回报的地方,减小家庭的脆弱性。这里的关键在于把杠铃的左端先构筑起来,才能更放心地搏击更高回报的机会。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举个栗子:
奇葩说选手傅首尔在爆火之前是一名作家,她自己也爆料参加节目是为了想让更多的人看自己的书。
花大部分的精力当正职作家,小部分的精力做兼职辩手,就算奇葩说她没火,她也还是能回去继续写书卖书,但是火了,就迎来了收入剧增。
这里的关键是,如果不火,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如果火了,那赚大了。
说回杠铃法则在家庭基本盘中的应用:
杠杆的左端分为三个账户,生活账户、杠杆账户和专项长期账户。
杠杆的右端是投资账户。
第一个账户是生活账户:短期消费,3—6个月的生活费。一般放在银行活期存款,货币基金。
这个账户保障家庭的短期开销,日常生活,买衣服、美容、旅游等都应该从这个账户中支出。这个账户要注意防止占比过高,通常3-6月就够了。
第二个账户是杠杆账户:四大基础保障,覆盖疾病和意外风险。
保险具有很高的杠杆,像很多百万医疗险产品,几百块的保费,可达到最高几百万的额度,如今互联网保险产品性价比都比较高,还有分期缴费的选项,基本上普通家庭都能承受。
这个账户平时看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只有它才能保障你不会为了急用钱卖车卖房,股票低价套现,到处借钱。这个账户就像一道防火墙,如果没有,家庭资产的抗风险度就很低很低。
第三个账户是投资账户,用有风险的投资创造高回报。这个账户关键在于合理的占比,也就是要赚得起也要亏得起,无论盈亏对家庭不能有致命性的打击。
第四个账户是专项长期账户,一定要用,并需要提前准备的钱。比如养老金、子女教育、留给子女的钱等,债券、财富类保险就是不错的选择。
其中财富类保险里最方便就是增额终身寿,能满足家庭成员全生命周期现金流规划的利器,也是对抗利率下行的绝佳选择。
增额终身寿相当于是“财富型寿险”,具备很强的安全性、确定性和灵活性。
确定性:保单现金价值终身复利递增,具体数值合同载明。
安全性:作为一款保险产品,安全性不用多说了。
灵活性:可以利用减保功能,将部分现金价值拿出来用。
写在最后
投资跟投机相比在于稳定且有收益,不论是疫情还是利率下行,都在提醒我们,要认真做好财富稳固与增值了,家庭的理财规划需要以长期的、发展的眼光对待。我们不要被时代的浪潮卷走,要安全地前进。
小雨伞
简单透明的保险经纪服务平台